本文摘要:中国绿色时报6月27日报道(记者:王胜男钟南清)井冈山,两件宝:历史红,山林好。
中国绿色时报6月27日报道(记者:王胜男钟南清)井冈山,两件宝:历史红,山林好。大多数游人来井冈山是为探寻那段红色的记忆:黄洋界哨口的硝烟、八角楼的灯光、革命烈士陵园的英雄雕像每一处景点都有一段令人热血沸腾的故事。但除此之外,人们还会为井冈山的旖旎秀美而惊奇感叹。
这里有地球上同纬度保持最完好的7200多公顷原始次生林,有被联合国环境保护组织誉为全世界仅有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。登高远眺,罗霄山脉自北而南蜿蜒起伏,青山竞秀,绿木争翠;行走林间,犹如置身天然氧吧,一片清凉,心旷神怡。井冈山市林业局副局长刘和明说,今日的井冈山,用红色吸引人来,用绿色留住人心。
80多年前,井冈山只是个人口不满两千、产谷不过万担的偏僻小山村。1927年秋,毛泽东、朱德等共产党人率领中国工农红军,在这里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,为中国革命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。当时的井冈山什么样?今年86岁的大井村民邹海章那时还是个小娃娃,他的印象主要来自父亲的讲述:当时,井冈山顶上没有多少树,都是杂草灌木,老表走山路时,往往在山脊上放一把火,烧出一条路。国民党围剿时对山林的破坏更大,石头要过刀、茅草要过火,放火烧山是惯用的手段。
红军来了以后,井冈山有啥变化?打土豪,分田地啊!邹海章老人至今记得当时的一首民谣,田里豆子开红花,红军来到笑哈哈;土豪劣绅都打倒,山林土地回老家。1928年5月,湘赣边界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宁冈茅坪召开,这次会议明确回答了一些人提出的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,得出革命根据地和红军能够长期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结论。同时,决定全面开展打土豪、分田地的土地革命。
同年12月,《井冈山土地法》出台,对土地所有权和分配方法等作出了明确规定。直到现在,走进井冈山下的村庄,还能依稀看见当年写在墙上的标语:无产阶级只有分了田,才有饭吃有衣穿、一切土地归农民如今的井冈山,虽然山林多为国有,但山下的百姓们通过兜售红色纪念品、开饭馆、办旅店,共享着优良生态所带来的各种效益。邹海章的儿子邹安平目前靠抬滑竿赚钱,家里正准备盖新房,打算发展农家乐,把房间全建成标间,有电视、有卫生间,让游客住得舒舒服服。
除了旅游产业,井冈山大力推进一大四小绿化工程建设,全面打造高效林业产业,油茶、毛竹、有机茶、杜仲和生物质能源等特色产业,均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。井冈山美不美?美!在井冈山,不时能听到导游与游客之间这样的问答。
的确,无论城市、乡镇、村庄,公路、铁路、水路,处处绿树红花。井冈山博物馆里陈列着黄洋界哨口的老照片,当时哨口周围树木稀疏,视野宽广;如今,哨口周围已经被茂密的树木环绕起来。
一位阔别井冈山多年的老领导故地重游,发出由衷赞叹:井冈山的变化真是大呀,树更多了,林更密了,花更美了。生态井冈,红色摇篮,这是今日井冈山的发展理念。
红是井冈山的根,绿是井冈山的魂,红根已深植,今日正繁荣。在全省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建设工程总结表彰会上,井冈山市委书记梅黎明在典型发言中说:井冈山的森林覆盖率远远高于全国、全省平均水平,这样的地方还需要造林绿化吗?答案毋庸置疑。今天栽下一棵树,就给子孙留下一片绿荫,传给后代一笔财富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其长远作用和意义必将进一步显现。
本文来源:星空体育综合登录-www.hausboot-bader.cn